时间:2022/12/25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  中安在线、中安新闻客户端讯8月3日上午,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展。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,今年1至6月,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.3亿元、同比增长28.5%,贡献了全省上半年26.1%的进出口、12.5%的利用外资、4%的新增注册企业。同时,合肥、芜湖和蚌埠三个片区积极开展首创性、差异性改革创新,形成了40项制度创新成果。

  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光介绍,安徽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“科创+产业”制度创新,累计已有85家科创企业获投万元产业化经费,带动社会资本投资20亿元;探索横向课题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,已有10余家企业入选试点。建立环境科技新技术应用场景对接发布机制,结合环境科技产业特色打造“场景实验室”。建立科创企业贷投批量联动模式,试点银行累计授信家次、授信总额2.7亿元。设立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基金,完善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。聚焦三个片区10个主导产业开展集成性制度创新,同时在优化营商环境,促进双招双引上持续发力,实施自贸试验区特别清单,项赋权事项已全部落地,启动年度特别清单调整扩容工作。实施“证照分离”改革自贸试验区版,54项特色便利举措全部落地。今年以来,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个,协议引资额.3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5.1%、71.9%。

  “现阶段,安徽自贸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任务,就是把制度创新与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,聚焦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制度创新,不断推出更多让企业能感受得到,用得上的制度创新成果,真正以开放促进创新、倒逼改革,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。下一步,省自贸办将会同三个片区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,继续按照‘听意见、列清单、研究透、创试点’的路径,做深做细做实这项工作。”刘光表示。

  合肥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、二级巡视员邢孝鸿介绍,今年以来,合肥片区紧扣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”战略定位,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差异化创新探索,对外开放活力持续释放,高质量发展引擎作用日益突出。在全省首批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中,合肥片区贡献24项,今年又有17项成果入选“全省40项创新举措”。

  芜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蔡毅介绍,芜湖综保区率先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,通过实体区、功能区二合一,在项目审批、招商引资、企业服务、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改革创新。率先在全省开展新型易货贸易首单试点,申报口岸为芜湖综保区。芜湖综保区还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,创新开展“园区管家”监管模式,推行“全科会诊”式监管服务,将传统的上门“执法”变为部门及专业机构联合“会诊”,寓管理于服务之中,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基础上,借助专业化力量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。

  蚌埠片区通过强化组织领导、服务帮办、要素保障、平台融合,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。发挥法律服务企业作用,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,揭牌蚌埠片区仲裁中心,成立禹会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庭,蚌埠片区及依爱消防、凤凰滤清器2家企业“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挂牌成立”。(记者苏艺许梦宇)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p/pgsp/2252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