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/6/28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北京湿疹医院地图 http://news.39.net/bjzkhbzy/210114/8589979.html

作者简介

荆林波,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研究员。

本文原载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年第2期(总第90辑)。

全文字,阅读约需12分钟

漫谈我国贸易经济学的内卷化现象

最近,学术界最火的词,无疑是内卷化。作为《经济学茶座》的常客,我也凑热闹,按照茶小二小洪老师的要求,对我国贸易经济学内卷化现象做一个剖析。

追根溯源,“内卷化”(involution)一词,有许多出处,现在大家比较认同的是,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特·吉尔茨(CliffordGeertz)把内卷化现象做了较好分析。

他在自己的代表作《农业内卷化——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》(AgriculturalInvolution:TheProcessesofEcologicalChangeinIndonesia)一书中指出:农业生产经过一段时间之后,只能是简单再生产,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,由此延伸出:“内卷化”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,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。从本质上讲,就是指边际收益递减,总体发展水平无法提高。

对照我国贸易经济的研究现状,我们不难看出内卷化的倾向比较严重,听我慢慢道来:

我国贸易研究的学科门类的尴尬。一提贸易经济,大家首先想到的是“国际贸易“,而实际上我们本文重点针对的”国内贸易“。40多年来,我国的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阵营加快了发展,在许多领域与国际同行可以对话了。现在许多大学都开始到国外的顶级大学挖人,而对贸易研究领域的引人却很少。这是由于国内贸易的学科门类不清楚,以至于许多人忽视了它的存在。

我国的贸易经济学科可以追溯到50年代。当时,我国学习苏联模式,建设学科体系时带有比较严重的部门经济学的痕迹。为了满足贸易部系统和供销社系统的需要,分别在贸易部系统和供销社系统的财经高校设立的贸易经济学。显然,前者对应的是对外贸易,后者对应的国内贸易。

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,我国部委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,年2月22日,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22次会议,通过了《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》,对外贸易部、对外经济联络部、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、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合并,成立对外经济贸易部。因此同时,商业部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粮食部合并,组建新的商业部。

随着主管部门的变动,高校的隶属关系也随着变动,许多高校失去了部委的支持,划归地方,而地方财力不足,有些高校的学科建设受到了重创,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塌方。比如,山西财经大学,过去名称为山西财经学院,隶属供销总社,曾经是国内贸易领域的重镇,许多毕业生服务于国家各大部委,获得好评。

之后,划归地方管理,山西财经学院与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,重组为山西财经大学,以应对当年的“大学热”。尽管学校校区变大了,学生人数多了,博士点实现零的突破,但是曾经辉煌的学科已经一去不复返,年4月29日,山西财经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,即使在这样高光的时刻,人们也只能回望昔日辉煌而惋惜。的确,从山西财经学院走出了老师们,组建一所财经大学都绰绰有余了。

年3月,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,新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,组建商务部。商务部组建之后,商务部的领导高度重视贸易经济的研究。

比如,年商务部组建成立了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,这是商务部的决策咨询机构。首届委员会由22名委员组成,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担任该委员会主任。然而22位委员中,包括经济学家樊纲、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、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、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、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、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与隆国强、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奎、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、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、香港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陈文鸿。中国社会科学院除了王洛林外,时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,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以及我入选。

我当时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身份入选。研究国内贸易的入选学者还有三位,他们是: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、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、时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。22位委员中有四位是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16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